关于我市201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beat365提前结算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要点和监督计划安排,711日,市人大财经委、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和有关专家召开了2016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市委常委、副市长才宏远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祝先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分别听取了市政府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市农业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人民银行、市房产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汇报,总结分析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研判下半年经济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沿江开放开发、昌九一体化和赣江新区建设,聚焦“一心两翼三板块”,大力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81.7亿元,增长9.1%;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244.2亿元,增长20.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5.4亿元,增长9.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5.5亿元,增长16.5%。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势头向好

  工业经济稳中上升。今年以来,坚持以“新工业十年行动”为主抓手,我市工业经济保持稳中向上的发展态势。一是主要工业指标稳步增长。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5.4亿元,同比增长9.2%,预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64亿元,同比增长9%;工业用电量53亿度,同比增长6.4%。二是项目建设持续推进。1-6月份,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4.8亿元,同比增长25.6%,占全市总投资的79.1%。三是主导产业支撑明显。上半年,全市五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4.5亿元,增长10%,占全市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5%,增幅快0.8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化工产业增加值68.32亿元,增长17.7%;钢铁有色产业增加值50.41亿元,增长12.8%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上半年落实播种面积早稻90万亩、中稻135万亩;蔬菜35万亩,70万吨,同比持平;受棉花价格持续走低影响,棉花播种约48万亩,减少10万亩;油菜169.2万亩,总产22万吨,同比减少1.5万吨;茶叶22万亩,增加2万亩。肉类总产11.3万吨、禽蛋产量2.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45%4.79%。水产养殖面积123.7万亩,产量18.8万吨,同比增长4.5%

  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和金融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庐山市已正式挂牌成立,“环庐山、大庐山、泛庐山”旅游格局加速形成。1-6月,全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5547.8万人次,同比增长66.5%,旅游总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93.9%。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全市新增电子商务规上企业46家。经商务部批复,我市成功列入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547.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5万标箱。

  (二)固投平稳增长,消费持续活跃,开放型经济企稳回升

  在连续几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投资仍然保持了高位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消费热度不减,进出口总值回升势头明显。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5.5亿元,同比增长16.5%。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显著。中科鑫星新材料等31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上海泰盛纸业、赛得利(九江)二期纤维素等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理文造纸和神华煤电等一批续建项目加快推进;昌九大道、昌九高速“四改八”工程、合九高铁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八里湖中央商务区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快速推进。

  二是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84.1亿元,同比增长13.6%。消费商品营销模式转型迅猛,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超150亿元。

  三是开放型经济企稳回升。上半年,招商引资势头强劲,1-6月,新开工利用省外资金项目13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2个),实际进资442.8亿元,同比增长13.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6家,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9亿美元,同比增长13.8%1-6月,进出口总额233.4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194.6亿元,同比增长1.2%。进出口总值和出口总值都扭转了前五个月持续下降局面,回升势头明显。

  (三)财政收支保持稳定增长,金融保障能力提升

  一是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了时间、进度“双过半”的目标,收入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二和第一。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44.2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4.4亿元,同比增长18.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7.9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民生类支出共计完成201.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2%

  二是金融保障能力提升。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445.0亿元,比年初增加271.6亿元,增速18.8%;贷款余额1606.8亿元,比年初增加154.9亿元,增速20.2%,贷款增速和增量分别在全省排第二、第三位,信贷指标回归全省第一方阵。

  (四)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7元,同比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44元,同比增长9.6%。1-6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2%,同比上涨1.2%

  (五)供给侧改革进展顺利,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供给侧改革进展顺利。上半年,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制定出台降成本优环境“29条”等政策支持体系,预计将帮助企业降本减负103亿元。去库存进程加快,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截至6月底,全市商品房市场去化时间比2015年底缩短1.9个月,商品住房去化时间缩短2.1个月。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以山区、湖区为扶贫主战场,层层签订责任状,打好扶贫攻坚战。上半年,整村推进395个贫困村村庄整治,建成扶贫示范村100个,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暨异地扶贫搬迁现场推进会在九江召开。今年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低保常保户、其他低保对象以及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标准,分别达到了每人每月480元、270元和305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在整体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我市经济运行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主要经济指标进度偏缓。与去年同期相比,1-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GDP增速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个百分点。与年初确定的目标相比,部分指标仍有较大差距。如:上半年GDP实现881.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35.4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38.2%;固定资产投资1055.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2.6%

  2、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堪忧。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双双下降;项目进度明显滞后,项目储备下滑明显,上半年500万元及以上固投施工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分别下降31%57.8%;工业企业申规数量和新开工项目减少,发展后劲略显疲软;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空档期,我市传统产业(钢铁、水泥、造船等)比重超过60%,部分传统企业停工、减产,出现了新产能尚未形成的空档期。财政持续高速增长压力较大。“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停征免征一批收费项目等政策性因素影响财政增收;税源结构不尽合理,九江石化一家独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县区活力不足,剔除消费税后,县区财政收入增幅仅为9.9%,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10.3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调控任务艰巨。商品房库存压力仍然偏大,截止6月底商品房市场可售面积1172.5万㎡,去化时间21.4个月;房产开发意愿减弱,全市入市商品房下降明显,1-6月,批准商品房预售面积206.6万㎡,同比下降43.4%;资金风险加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

  3、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受市场需求不足、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滑、信贷政策偏紧等影响,实体经济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两链问题”(资金链、担保链)困扰加重。一方面,小微企业反映“贷款难、融资贵”问题仍较突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反映企业效益不佳,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二是用工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企业“招工难”、“稳工难”现象仍然存在,用工成本逐年攀升。

  4、严重的洪涝灾害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一是受灾面广。据统计,67月份大范围强降水天气造成我市15个县(市、区)的203个乡镇146.5万人受灾。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79万亩,受灾比例47%,农作物绝收面积45万亩。二是损失严重。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0.5亿元。其中:渔业、水稻产量损失分别为6万吨、18.6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5.2亿元、5.1亿元;畜牧业死亡猪、牛、羊、鸡、鸭等畜禽9763头(羽);水毁水利设施8893056处。三是后期影响远。随着高水位的长时间持续,后期损失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同时,严重的洪涝灾害对工业和服务业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后续招商引资工作也可能造成连锁反应。

  三、几点建议

  1、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一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加强政策支持及督促落实。二要强化措施办法。深入查找部分目标任务存在差距的原因,把握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加大调度力度,指标倒排、责任倒逼,任务分解到季、到月、到周,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跟踪监测。三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我市实际,在财政和投融资、区域协调发展、民生社会事业等方面推进一批自主创新改革事项。加大去库存工作力度,细化落实政策措施,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一要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工业园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阵地作用,根据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园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推进现有企业的技改扩能、转型发展。二要坚持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继续招大引强,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突出延链、壮链、补链,加快产业集聚。三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以庐山市的成立及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为契机,整合优势资源,做强旅游品牌。充分运用互联网+的驱动作用,大力促进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四要加强项目调度督查。加大项目综合协调力度,完善调度督查机制,狠抓项目推进,促进项目早签约落户、早开工投产。

  3、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政银企沟通机制,完善金融信息交流服务平台,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水平,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二要大力落实降成本、优环境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举措,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企业帮扶倒贷基金作用,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三要加大企业上市支持力度,推进直接融资。四要鼓励金融创新,着力解决信贷资金发放、过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4、及早谋划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一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灾情进行全面统计、分析,研究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二要抓紧抢修灾毁基础设施,重点抢护发生险情的水库、水电站和堰塞湖等,严防次生灾害造成新的损失。三要加强各行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帮助指导,把损失降至最低。四要加大对受灾群众帮扶力度,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引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