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瑞昌市茶叶、油茶产业发展情况,促进特色农业持续发展,根据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安排,6月15日至19日,调研组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分别在农业局、林业局召开了汇报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府农业、林业两个主管部门关于茶叶、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与种植大户进行了座谈;先后深入到范镇、青山、乐园、花园、洪下等乡(镇、场)听取了汇报,并到茶叶、油茶生产基地进行了实地察看,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茶叶、油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 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全市已有茶园面积7000亩,可采摘茶园面积3000余亩。主要分布在范镇、青山、花园、肇陈、武蛟、南阳等乡镇,其中,范镇、青山、花园新建五个千亩以上茶叶示范基地。全市有百亩以上种植大户8户。自2010年以来,全市先后引进了浙江安吉县仙子茶场、金彪茶场和长兴县泗安绿鑫苗木场等企业在我市范镇九源、高泉和花园乡南屏山等地投资建设新茶园。同时,鼓励扶持青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平实业有限公司、武蜂生态茶园家庭农场等本地企业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先后成功注册了“雾春”“九源仙子”“晨雾至尊”“青山山青”等品牌商标。青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品牌“雾春”茶在2012江西“浮瑶仙芝”杯名优茶评比活动中获得金奖,在2015年上海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青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家获得QS体系认证的企业,2014年,该公司取得了“庐山云雾”茶商标使用权,为有效整合我市茶叶品牌资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5年,瑞昌全市茶叶总产5000公斤,总产值达800万元。
(二) 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瑞昌现有油茶种植面积51765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2%。其中,乐园乡、花园乡、洪下乡、横港镇、范镇、大德山林场等6个乡镇油茶种植面积均在2000亩以上,占全市油茶总面积的89.2%。栽植油茶品种以省林业科学院和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选育的赣无系列、长林系列为主,包括赣无1号、赣无2号、赣无15号、赣无16号、长林4号、长林23号、长林53号等无性系。目前,已落户瑞昌的油茶企业有江西神州通油茶投资有限公司、升科油茶发展有限公司、京州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九江市天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绿泉园林开发有限公司、乾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六家企业由于落户瑞昌时间不长,还处在发展初期,尚未形成茶油加工规模,产品主要是一般食用油,对于精细加工如化妆品茶油开发、茶皂素的提取、茶壳的综合利用等还是空白。目前只有江西神州通油茶投资有限公司于去年成功申请了“月丹香”茶油品牌。据2014年统计,全市油茶籽产量190吨,生产茶油 45 吨,总产值达 350万元。
“两茶”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调研组在调研时了解到,每个千亩以上种植企业每年用工在6—9万个劳动力,工资每人每天在60—100元之间。据花园乡汇报,如每年茶园按5000亩面积估算,在盛产期每亩每天采茶用工2.5个,每年至少需要20个用工日,一年下来就要25万个用工日,采摘工资收入可达2000万元,加上加工和茶园管护用工,可为当地农民就业带来3000万元的工资收入,全乡人均达1400元。同时,林地流转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还大力促进了生态园林乡镇建设。
二、 当前茶叶、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群众认识不足,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尽管在70年代,各个乡镇茶叶和油茶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但茶叶和油茶的作用没有得到认知,仅局限于自产自销,更谈不上经济效益。从201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引进了外商和返乡创业人士投资生产,茶叶和油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全市形成了一定的气候,规模以上种植茶叶的公司有8家,油茶公司6家。但是由于茶叶、油茶生产周期较长,茶叶盛采期至少需3-5年,油茶挂果丰产期至少需7-8年,而在最初的几年内投资比较大,经济效益又不明显,群众看不到“短、平、快”的眼前利益,虽然都觉得是好项目,但参与种植茶叶、油茶的积极性不高,仍处于观望状态,或仅仅停留在家门口就业的意识上,因此,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
2、“两林”用地矛盾凸显,制约茶园扩大规模。一是公益林不能征用。茶叶、油茶种植大户需要扩大茶园规模,必须征用更多的林地,而与之相连的山林有可能一部分是公益林,而公益林是国家、省规划的保护林区,受法律保护,不能随意调整,势必会影响企业扩大种植规模。二是部分林权流转困难。由于山林已进行分户管理,林权属于农户,有的认为流转没有多大效益,或者认为流转之后可能难收回,亦或有故意所为,宁愿荒芜也不肯进行流转。
3、前期资金投入大,茶园后续管理难跟上。目前,新建茶叶、油茶基地面积一般都是在上千亩,新建茶叶基地前期每亩投资在4000-5000元,加上厂房建设等,总投资在600万元以上;新建油茶基地前期每亩投资在5000-7000元,不但投资大,而且回收周期长。虽然市、乡两级政府对茶叶、油茶的发展给予了每亩400— 600元的资金扶持,但随着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后续管理如抚育、施肥、用工等还需要大量资金,如果种植企业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茶园的管理就难以跟上。
4、劳动用工难,熟练技术工更是紧缺。茶叶、油茶大多是种植在高山坡地上,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只能依靠人工耕作和采摘,而茶园面积大多在千亩以上,用工多且时间比较集中,而农村目前的状况,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多数是50岁以上年纪较大的老人,或是留守在家带小孩的妇女,茶叶、油茶采摘时,就出现了难请劳动力的问题。茶叶采摘需要熟练工,油茶采摘靠的是体力和技术,而这些能用得上的劳动力由于接受培训较少或者是根本来不及培训,不但效力低,而且对茶叶、油茶的采摘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动用工更多,熟练技术工更显紧缺。
5、销售渠道单一,品牌效应较低。瑞昌的茶叶、油茶主要是通过引进外商来进行规模生产经营,销售都是通过原有的渠道,如果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不广,就有可能会出现积压滞销状况。目前,我市的茶叶、油茶虽然前景较好,但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都比较低,虽然先后注册了“雾春”、“九源仙子”等茶叶品牌和“月丹香”油茶品牌,尽管作了一定的宣传,但是品牌的影响力不大。
6、科技含量偏低,管理有待加强。目前,茶叶、油茶产业发展还是处在初级阶段,无论是机械化耕作和采摘,还是包装水平都很低,缺乏科技含量。耕作和采摘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益。包装也没有鲜明的企业特色,借用“安吉白茶”“庐山云雾”包装,搭车销售。在茶园管理方面,部分种植大户既没有科学管理机制,也缺乏长远目标规划。
7、服务体系不健全,协会作用发挥不够。“两茶”产业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服务组织还不够健全,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还不明显。我市虽然成立了茶叶协会,但由于运转资金困难,各种制度还有待建立和完善,目前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也尚未成立。油茶产业主要还是以公司模式运作,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都没有成立。
8、生产生活用地审批难,企业用房无法解决。调研组通过座谈了解,有的种植大户为了企业生产需要,申请建设加工厂房和职工住房以及办公用房,由于用地指标限制,申报审批困难,虽然乡镇领导多次出面进行协调,但始终无法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商在瑞昌投资特色农业的信心,也制约了茶叶、油茶产业的发展。如果茶叶、油茶生产的加工不能在瑞昌落户,势必导致税收流失,同时农民也会相应失去一次就业机会。
三、发展茶叶、油茶产业的建议与对策
1、要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协会组织作用。要在“十三·五”规划中,将茶叶、油茶的发展作为重要特色生态农业予以扶持,做大做强。要把发展茶叶、油茶经济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茶叶、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政府要尽快研究近期和远期促进全市茶叶、油茶产业发展的规划,制定具体措施和相关配套扶持政策。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发改、财政、国土、农业、林业、扶贫、农业开发、金融、工商、质监、旅游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对茶叶、油茶经济发展的配套服务工作,如对确实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两茶”企业在生产生活用房土地审批、惠农信贷通、旅游开发配套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三要尽快完善和成立茶叶、油茶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选派有一定声望的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担任名誉会长或选派懂业务、善协调的干部担任秘书长,将全市茶叶、油茶企业主组织起来,成立茶叶、油茶协会,制定相关章程,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努力提高我市茶叶、油茶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合力做大、做优、做强瑞昌茶叶、油茶产业。
2、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茶叶、油茶龙头企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茶叶、油茶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产销关系,着力推广“公司+农户”的“安吉模式”和“五统一分”的多种运营模式,大力推进茶叶、油茶商贸一体化经营。全力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方式组建“两茶”企业集团公司,力争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我市能在全省有1-2家茶叶、油茶省级龙头企业。二是要把茶叶、油茶产业作为我市特色农业的两大支柱产业来抓,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力推进“两茶”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可持速发展。
3、要重点抓好生产加工环节,提升“两茶”产品质量。在生产上,要逐年提高绿色、有机认证茶叶、油茶的生产面积,不断提高全市“两茶“的产量和品质。一是要坚持相对集中连片、突出重点、择优发展的原则,加大对千亩以上的茶园及发展潜力大的高产优质茶叶、油茶基地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茶叶、油茶种植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二是推进“两茶”良种工程,不断研发本地良种,大力引进优良新品种,在有关乡镇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基地;三是不断扩大“两茶”生态园面积,加强生态茶园种植技术的研究,推广茶园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施用有机肥,提升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建立防护林,改善茶园周边生态环境。加快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力度,扩大高产良种生态茶园面积。四是提高茶叶、油茶机械化水平,在条件具备的茶园大力推广建设、管理、采摘、加工全程机械化技术。对“两茶”企业和茶农购置用于种植、采摘、加工的机械设备,享受购置农业机械同等的补贴政策。在加工上,要按照茶叶、油茶标准化技术规程和清洁化生产要求,对初制加工厂进行优化改造提升。要逐步对全市“两茶”加工厂进行整改,重点改造厂房和加工环境,提高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力争重点企业全部通过质量安全QS认证,取得销往外地市场的“通行证”。
4、要整合瑞昌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瑞昌茶叶、油茶产业发展,必须要在品牌整合上做文章,培育强势品牌,提高茶叶、油茶核心竞争力。要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整合、协调茶叶、油茶企业,力争近几年内逐步将全市茶叶和油茶都能整合为瑞昌的统一品牌、统一商标,把瑞昌茶叶、油茶培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两茶”企业要按照“依章办事、统一标准,抱团发展、互为共赢”的原则,统一制定我市茶叶、油茶种植加工及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凡使用统一商标标识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统一质量标准、包装标准,促进瑞昌茶叶、油茶包装的定型化、规格化和系列化。
5、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一是积极推进“两茶”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全市茶叶、油茶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广告宣传。二是打造品茗茶文化、油茶农特产品专卖一条街,扩大瑞昌茶叶、油茶知名度。三是通过举办茶叶、油茶博览会,“两茶”文化节,树立品牌形象,扩大瑞昌茶叶、油茶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积极组织茶叶、油茶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博览会和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提高瑞昌茶叶、油茶品牌知名度。
6、要强化专业培训,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一是要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技术水平。要分层次、分内容加快对茶农、技术人员和采摘工人的专业技术培训。把“两茶”技术培训作为农民再就业列入政府“阳光工程”重点支持范围。二是要强化营销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过硬的营销队伍。鼓励“两茶“企业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发展连锁店、加盟店,支持和鼓励瑞昌茶叶、油茶走出国门,销往国外市场。(瑞昌人大 陈洪地)